韩国国民福利好吗?
说一个可能不太合适的例子吧,1950年~1953年,朝鲜战争期间,南北方的民众生活对比度非常明显。 当时韩国人口约4千万,每年新出生婴儿数量约7百多万(因为二战后移民国外的人口数量大减); 北朝鲜人口约2千万,每年新增婴儿数量约4百万。
1953年初,战局对于南北双方来说,都到了最艰难的时刻。 当时南韩的经济条件要好很多,但人口基数太大,人均GDP也远逊于北边。
然而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,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——在韩实施“婴儿配额制”。 所谓的“婴儿配额制”简单来说就是,从南韩征收未经检疫的奶粉和婴幼儿食品,用来供应北朝饥民。 用现代政治词语表述这一政策,就是“人道主义干预”。 但事实上,所谓的“婴儿配额制”背后,其实是一种暗地里的贸易往来,其交易对象并不是饥饿的朝鲜人民,而是他们的政府。
当“婴儿配额制”开始实施之后,美国派往汉城的军事代表团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,在汉城大街上到处可以看到挂着“来自明文(指北朝)的难民”招牌的汽车,车厢里装满了大米、大豆、玉米、煤油等日用品,这些汽车在城中络绎不绝。 原来,在这三年的时间里,北朝一边通过坑道战不断骚扰南边的民众,一边又通过各种方式从南方获取生活必需品。
从民间的小额贸易来看,虽然两边都在暗中合作,但南边明显处于有利地位,毕竟物资充足,又有海外市场可以出口粮食;而北边则极度缺乏各种生活用品,就连化肥和药材都要大量从南方输入。
不过,当战局出现转折以后,这种民间贸易的格局被彻底打破。 以美军为首的联军的介入,使得南韩的军事力量大增,加上北朝内部由于苏联的撤走而出现的战略机会,联军在1953年夏季发动了大规模攻势。 在这种情况下,北方人民军在李承晚政府的帮助下迅速重建军队,并配属大量苏式重型武器,双方在三八线附近重新陷入僵局。
随着战局的逆转,两边的贸易路线也发生了逆转,从前边的单向贸易变成了双向。 这对南韩而言的确是一个灾难性的消息,因为北边可以通过战争掠夺自己需要的各种物资,而自己却无力进攻对方,只能被动地接受边界线的僵局状态。用美国外交官的话来说,这个局面就是“南韩除了等待,什么都没有做”。 而他们等待的,除了苏联继续提供军援外,就是期待联合国的粮食援助能够继续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