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士的要求怎么接?
谢邀~ 作为同样刚刚结束博后生涯的前辈,很乐意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。 我读博的时候,国内还没有兴起所谓“博士要求”这个概念。选择读博的人还比较少,因此导师对每个同学都是倾其所有、全力培养。现在则不同了,据说有的学校招生指标还没到,调剂的学生就已经被各种安排好了。
我12年博士入学,13年便拿到了博士后出站留京名额(这是后话)。刚进站不久,正逢学校搞985工程二期验收,我被抽中需要提交一份40页左右的结题报告,内容涉及近十年的所有科研经费使用情况,包括接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数、发表的论文情况(包含论文接受、修改、退稿的过程和时间点)等。在报告的最后,还需要列出所有的经费支出明细(包括每个学生所做的实验项目及消耗品数量)。 虽然之前已做了多年的积累,但是在整理这些资料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。有些项目的开支因为时间太长已经无法找出来,只能凭记忆大致估算一下;还有一些费用是因为没有先例因而不知道支出是否合理,只好层层汇报请领导定夺。
那天早上我把报告交给老师之后,下午就接到了领导的电话,告诉我报告中的一些数字有误,让我尽快修改。直到傍晚我才把改好的报告发给老师,并请她转达给校领导。那时候没有手机,只能靠信箱传达信息。等了不知多久才收到学校的回复,说领导的批示已经下来,我的报告基本认可,但是有一些细节尚需进一步完善…… 从那以后,我对“博士要求”这四个字有了切身的体会——博士并不是一个仅仅靠学术能力就可以轻松拿下的学位,它背后还需要有许多其他方面努力才能完成。 不过,现在回过头来想想,如果没有当年那四个学期的刻苦学习和钻研,我可能永远无法踏进那个我最爱的学校继续深造。如果当年我因为所谓的“博士要求”而放弃的话,那么我也永远无法拥有如今幸福圆满的家庭和生活。
珍惜眼前的一切,放下过去那些无用的执念。